close



艷陽高照的日子,我站在新光三越站前店的蔭下東張西望,些許的興奮夾雜著微微的緊張, 三十多年沒見的小學同學相約在此. 早晨的台北街頭, 路人匆匆前行,我用腦裡浮現的影像逐一核對,深怕錯認了人. 要將那一個帶著小黃帽的小四女孩轉換成歐巴桑的形象,著實有點難處! 把飛散的頭髮稍理了理,將我的大餅臉露出來,或許這樣同學才能一眼認出我來吧!


 


身旁站著一婦人,同我一樣東張西望著, 我用眼角端詳著她,難道是她嗎? 從眼睛,鼻子,嘴巴到身形,沒一處對得起來. 試撥了同學的手機,還在途中. 還好, 否則一同站了這麼久,沒能認出來,豈不尷尬?


 


正想著,遠處來了一位全身包裹緊緊,防曬功夫十足的婦人,儘管只露出少部分的臉龐,我還是一眼就認出她來了, 是那一向熱情奔放的眼神吧! 過了將近四十年,那眼神可是始終如一!


 


********


 


小學時代,我們同為老師的寵兒,四位好朋友,一起幫老師改作業, 畫壁報, 刻鋼板幾乎形影不離.  放學後,我們常到各自家裡玩耍, 她家境清苦, 家裡無自來水, 我們幾個將她的日常工作幫浦取水當樂趣,一人壓幫浦,一人接水,兩人幫著挑水,玩得開心極了!  若到我們家,則一起完成功課, 然後吃點心,玩跳橡皮圈.


 


小學吳老師寫了一手好字,在她的影響下,我們幾個的字跡都頗相似, 娟細輕飄飄的筆跡,彷彿成了友誼的印記.


 


小學五年級,學校重新分班,我們四人中,一人轉學,其他三人分屬不同的班級,所以記憶一直停留在小四之前. 


 


我讀大四時,轉學到外縣市的那位王同學費了一番心思打探到我的消息,特意到學校找我,當時已經就業的她,看來比我成熟許多. 相隔十多年沒見,還是一見面就能聊個沒完. 此後,各自忙碌,我則越搬越遠, 一晃又是十幾年. 兩年前,王同學興沖沖地E-MAIL告知,她上網查了又查,終於找到范同學,原來從國中以後,她人都在台北. 何等奇妙,原來我們年輕時,都在台北,卻交錯而過


 


********


 


趁著兒子上電腦課的三小時,我們在丹堤咖啡細說從頭, 停在小四的記憶要透過許多的對談,才能補足缺縫. 從小四,國中,高中,大學一路談起,像一同經過時光之旅, 好奇地核對彼此的足跡. 與她起伏的人生相較,我像是循規蹈矩的人生旅途顯得平淡多了. 苦難造就了她的韌度及人生智慧. 每句話中都含藏著無限的人生哲學. 走過艱難歲月,此刻的她, 過著如陶淵明般的田園生活.


 


年近五十的兩人,互相聊著人生的下半場,有期許,有規劃,但更多的是放下之後的釋然.  她似乎是做到了,我則還朝著此目標摸索前行.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---人生的下半場,朋友不可少!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陶立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4) 人氣()